學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訪客
同濟郵箱
快速通道
校園門戶
OA系統
圖書館
同心云
辦事大廳
財務系統
教務系統
網絡中心
同濟微信
同濟微博
同濟郵箱
我要捐贈
舊站入口
信息公開
English
Deutsch
同濟新聞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學校章程
歷史沿革
統計概覽
校區分布
學校標識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院系機構
院系總覽
黨群機構
行政機構
直屬單位
附屬單位
師資隊伍
杰出人才
教育教學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學生教育
繼續教育
獨立學院
科學研究
管理機構
科研項目
科研機構
科研合作
科研成果與知識產權
學術期刊
同濟智庫
招生就業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學生
就業創業
人才招聘
交流合作
外事交流
出國培訓
國際文化交流
常用服務
校園門戶
圖片庫
視頻庫
校史館
檔案館
圖書館
博物館
信息公開
黨務公開
書記信箱
校長信箱
學校概況
School Profile
學校簡介
學校章程
歷史沿革
統計概覽
校區分布
學校標識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您的位置:
同濟首頁
>
學校概況
>
歷史沿革
1907
10月
德文醫學堂
1912
4月
同濟醫工學堂
1917
4月
同濟醫工學校
1923
3月
同濟大學
1927
8月
國立同濟大學
1937
9月
遷浙江金華
11月
遷江西贛州、吉安
1938
7月
遷廣西賀縣八步鎮
冬
遷云南昆明
1940
10月
遷四川宜賓李莊
1946
4月
遷回上海
1949
5月27日
上海解放,6月25日市軍管會接管同濟大學
9月
文學院和法學院并入復旦大學
10月
建國后,為高教部直屬院校
1951
理學院生物系并入華東師范大學
醫學院遷往湖北武漢,現為武漢同濟醫科大學
工學院測量系遷往湖北武漢,現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1952
工學院機械系、電機系、造船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大、復旦、圣約翰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組并入
1954
恢復研究生教育
由高教部劃歸城建部和建工部雙重領導
1958
改由建工部領導
1960
6月
被列為建工部重點高校
10月
被列為高教部重點工科院校
1966
重新劃歸高教部領導
1979
經國務院同意,恢復對德聯系,成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
1995
10月
國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濟大學
1996
7月
原上海建材工業學院和上海城建學院并入
2000
4月
原上海鐵道大學與同濟大學合并
2002
列入"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3
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
2004
列為中組部直管高校
2007
建校100周年
2010
教育部與上海市繼續共建
博创彩票
承德
晋中
四川成都
荆州
辽阳
平潭
绵阳
大庆
高密
诸暨
瑞安
天水
东营
海南
内江
清徐
荆州
镇江
白城
汕头
滁州
玉溪
博尔塔拉
巴中
玉林
十堰
和县
淮南
武夷山
随州
大连
连云港
图木舒克
鸡西
浙江杭州
台北
安徽合肥
泰安
淮北
长垣
辽阳
钦州
如皋
海西
海宁
梅州
扬中
浙江杭州
定安
潍坊
蓬莱
乌海
梅州
湖州
云南昆明
邹平
神农架
湖州
牡丹江
慈溪
铜陵
涿州
黑龙江哈尔滨
慈溪
荆门
株洲
吴忠
泗阳
宁夏银川
包头
营口
石河子
莱州
衡水
泸州
海西
中卫
基隆
博尔塔拉
忻州
安阳
襄阳
常德
昌吉
铁岭
贵州贵阳
慈溪
陇南
白山
广汉
沛县
随州
中卫
克拉玛依
赣州
厦门
吐鲁番
云南昆明
河北石家庄
宣城
红河
榆林
文昌
金昌
偃师
黄南
仁寿
黄山
廊坊
库尔勒
固原
宁波
内江
吉林
中卫
和县
上饶
伊春
河池
阳春
山南
本溪
汉川
盘锦
陵水
高密
滁州
简阳
曲靖
厦门
滨州
宿迁
克拉玛依
清徐
毕节
吉林
河池
沧州
佛山
屯昌
灌云
石狮
黑龙江哈尔滨
瑞安
恩施
广州
库尔勒
济源
昌吉
延安
湛江
海拉尔
日土
六安
嘉峪关
巴彦淖尔市
玉树
安庆
高雄
阿拉尔
永新
昭通
恩施
安徽合肥
乐清
天水
文昌
日照
景德镇
如皋
资阳
福建福州
安庆
汉中
禹州
迁安市
抚州
塔城
海安
如皋
定安
深圳
衢州
阿拉善盟
广安
曹县
和县
启东
连云港
果洛
南阳
庄河
邢台
南京
云南昆明
六盘水
黑龙江哈尔滨
苍南
赣州
新泰
澄迈
衡水
盐城
阿克苏
黑河
大连
景德镇
万宁
桐城
新余
黄南
和县
襄阳
恩施
文山
武安
崇左
肥城
周口
威海
三沙
万宁
苍南
江西南昌
保定
廊坊
通辽
楚雄
五指山
克孜勒苏
安顺
龙岩
百色
定安
广汉
昌都
襄阳
天水
塔城
石狮
临汾
中山
东莞
双鸭山
台中
泰兴
台北
温岭
抚州
宜宾
石狮
汝州
海东
博罗
濮阳
清远
林芝
巴彦淖尔市
鸡西
晋城